校企携手育英才 实践淬炼中药魂

2025-07-30


传承中药国粹,锻造专业匠心。近日,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学子赴广东大翔中药制药有限公司开展了以“厚植专业根基、勇担传承使命”为核心的见习实训。此次活动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桥梁,让学子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中药人的责任与情怀。


实训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翔中药资深技师庄冬苗为学子们带来深刻一课。她以自身十二年从业经验为脉络,从中药炮制的“炒炭存性”到“酒制引药上行”,生动阐释传统工艺的现代传承。她着重强调“称量与包装”环节的毫厘精准:“钓藤去钩后称量需精确至0.1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指出中药的“精准”是“药者仁心”的朴素践行。庄老师展示珍藏的“称量误差记录本”和泛黄的手写炮制笔记,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正是对毫厘之差的极致追求,中药传承是用热爱与坚守续写的篇章。




“大翔中药的称量天平,称的不仅是药材重量,更是药企的良心;包装纸里裹的不仅是饮片,更是对百姓健康的承诺。”大翔中药人力资源部主管曾钰桢通过“一张包装纸的变迁”,串联起企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其对“质量第一”的坚守。从手写标签到溯源二维码包装的演变,特别是疫情期间工人三班倒精确包装防疫中药的事例,让学子们明白“大翔中药”四字承载的沉甸甸责任——关乎百姓健康与家庭安危。大翔中药人力负责人寄语青年学子,“中药行业的未来,需要你们既懂传统典籍,又通现代科技,更要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把老祖宗的智慧守好、传好。”




在实训车间,学子们分组投入钓藤、陈皮的称量与包装实操。面对钓藤易缠绕、陈皮片形不一等挑战,他们专注调试电子秤、核对标签、协作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的行业真谛。从理论上的“误差允许范围”到实操中努力追求“误差降为零”,学子们在“做中学,学中悟”,不仅掌握了操作技巧,更理解了团队协作对于保障中药生产质量环环相扣的重要性。




实训尾声的表彰仪式上,优秀学员代表陈浩贤表示,“这次实训让我真正触摸到了中药的‘灵魂’,让我明白我们未来要守护的不只是药材,更是百姓的健康所系。我会带着这份对专业的敬畏与责任,苦练本领,做一名既有扎实功底、又有赤诚情怀的中药传承人!”

大翔集团董事长陈东平赞赏了青年学子的活力与求知欲,强调校企合作旨在为行业输送兼具技术与情怀的接班人。




         此次实训,从名师的“毫厘之道”、企业的责任文化到实操的细节打磨,以专业为基、责任为要、情怀为魂,让学子们在亲历中筑牢了根基,坚定了信念。他们立志不仅要做中药技艺的继承者,更要成为中药文化的传播者,让古老学问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